——贵阳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卓越素养提升培训
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推动学校“强师工程”结出累累硕果,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伊始,贵阳一中于2月4日至6日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教师卓越素养提升培训”。
2月4日上午8:30,全体教职工齐聚报告厅,召开了贵阳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专题会。学校党委书记陈章义,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强,纪委书记孔德富,副校长蒋骞、李莉、张忠华、巩国忠,工会主席王文强对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安全管理、高质量提升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了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和规范要求,并对2022年优秀教职工进行了表彰。
上午10:30开始,教师卓越素养提升培训的专项内容依次展开。
学校邀请到了曾经在贵阳一中工作过的老领导、知名教育专家刘贵新、魏林以及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刘秀祥,为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三场有高度、有厚度、有广度、有温度的讲座。他们对教育的见解和对贵州的热爱深刻而真诚,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深受启悟和感动。
三位专家,讲述了三个动人故事——
贵州这块土地的神奇故事
现任贵阳市教科所所长、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曾历任贵阳一中副校长、贵阳市新世界学校执行校长、贵阳市民族中学校长的刘贵新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主题讲座是《文化自信与贵州自信的思考》。
他以自己主编的《贵州史话》为蓝本,讲述了贵州这块土地的历史文化知识,展示了贵州这块土地的前世今生,分享了贵州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各种小故事。他向大家发出了灵魂拷问:“有人出省读书工作,会自信地向外省人承认自己是贵州人吗?”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出贵州人对自己文化缺乏了解、缺乏自信这个话题。在《贵州史话》这本书中他提出对贵州文化的反思,从对贵州是生命的发祥地、史前文明贵州也是高地、中华民族古国文化的贵州贡献等几方面的研究中,反复论证了贵州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以树立贵州人的文化自信和地域自信。许许多多的人文故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他精心搜集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一遍遍地激发着每一个人从心底发出“我是贵州人,我为这块土地骄傲”的声音。
科研专业的深耕故事
历任贵阳一中副校长,贵阳民族中学、贵阳市第六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的魏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主题讲座是《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研究》。
作为课题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资深教师,魏林老师回顾了她带领的科研团队选专题、做研究、获成果的许多珍贵经历,为大家厘清了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的差异,讲述了科研目标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协调分工、后期成果的编撰总结、结题的面试答辩等各环节的相关理论和策略,指导大家怎样做教学科研,怎样形成自己的业绩成果。她带队指导的《规则 认同 价值:普通高中“礼诚义” 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曾获全国教学成果特等奖,她把这个成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作分享,强调,教师一定要在科研方面去深耕细作,才能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加更大的亮点。
心系大山的励志故事
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秀祥老师,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其“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感动亿万人。他为我们带来的主题讲座是《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做大山教育的高地》。
作为一个从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的贫瘠大山里走出来的80后,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家庭变故、生活苦难和求学险途,考进了山东省临沂大学后,他背着精神失常的母亲从贵州去山东求学。但当他一心渴望走出大山的梦想实现的时候,他却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放弃了高薪的工作,为了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而回到了大山。为了大山里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他扎根山区教育。因为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和对大山孩子的热爱,他立身讲台,做了一个平凡的英雄,真正诠释了“敬业尽职,精益求精”这八个字,也诠释了教师的红烛精神。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认可,这是贵州之光,也是我们仰视的教育之光。他的故事令人动容。他的成就和风范,是贵州教育者的骄傲。
三天的培训丰富而精彩,贵阳一中教师又受到了一场精神与文化的洗礼,教师们纷纷写下心得,表达感悟和感动——
●今天有幸听了刘贵新老师的讲座《文化自信与贵州人自信的思考》,不论是对贵州的历史还是文化,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贵州虽地处西南边陲,建省也晚,但从古至今都不缺乏巨大的文化存在。明清之际,黔地涌现出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被后人誉之为“万马如龙出贵州”。但是在大众的印象中,“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对贵州地理环境的描述。基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贵州在春秋时期还是南蛮之地。
自信究其根本是文化的自信,而作为本土贵州人,我们对自己日日生活的水土有多少了解,喷水池、八匹马、浣纱路、护国路、富水中路、富水中路、兴关路、太乙巷、五眼桥……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有无数鲜活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刘老师的讲座告诉我们一个最根本的结论——贵州拥有绚烂的文化和历史,缺乏的是对巨大文化存在的重新发现与叙述。贵州是重要的生命发祥地!更是史前文明的高地!
一个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5000多年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历史组 聂 娟
●今天听了刘贵新老师的培训会后,对贵州的民族文化自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贵州人,在新时代就要有新作为,在这砥砺奋进的时代,我明显地感受到贵州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唱起了“看我七十二变”,越变越精彩、越变越好看!
贵州变了,变得更有内涵、更有魅力;贵州人也变了,变得更有精神、更有底气。不忘底气,更要接地气。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大脑里和嘴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和措施上,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涵养。要实施优秀贵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程,这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守都非常重要。从孩子、从青年、从基层讲好贵州故事、发出贵州声音,让每一个在外面的贵州人都可以自豪的说出:“我是贵州人”
——体育组 王思齐
●立春到,万物新。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在热烈的颁奖仪式中,新学期拉开了序幕。师德标兵、服务之星、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奖的教职工用行动展示了一中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激励着我们青年教师奋勇向前,继往开来。
新的学期在一份周密的工作计划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在学校的工作部署会中,我们对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计划,对我们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
在陈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知道了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对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一中教师,我们责任重大,只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我革命,以自我净化为基础、自我完善为途径、自我革新为动力,最终实现自我提高的目标。
自我提高的路上总是不能缺席前辈分享与指导,刘贵新前辈的文化自信和贵州人自信的思考专题培训讲座让我们明白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认知,引领学生感受家乡文化,认同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大美家乡。
——物理组 王贵军
●听了魏林老师的讲座,对于教育科研选题,我很受启发。教育科研课题来自于教育的问题。教学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经常反思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获取写作资料的有效途径。魏林老师所做的指导细致入微,她列举的一个个数字,一种种现象,一张张图片,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她一字一顿地耐心讲解正是对“科研严谨”的最好诠释。
教学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经常反思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获取写作资料的有效途径。通过此次培训,我认识到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必须做到:要勤于学习、要勇于实践和探索、要敏于思考、善于记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育科研日常化。
——政治组 陈 卓
●我有幸在学校的春季新学期培训讲座中,见到了一路跌宕坎坷、背着母亲上学、获得诸多国家荣誉,却依然回到家乡潜心教学的刘秀祥老师。短短两小时的讲座,却叫人热血沸腾,泪眼婆娑,掌声过后,我了解到了刘秀祥老师背后的负重前行,不觉肃然起敬。
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发光发热,并对生活勇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正如刘秀祥年少时摘抄在笔记中的那句话:“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时,回头看才发现别人没有脚。”面对苦难,他从不抱怨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也没有放任自流,为自己找理由与接口。他一直相信,只要心之所向,精心耕耘,足够努力,就能迎来柳暗花明。
刘明祥老师用自立自强、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随便成功,风雨过后必有彩虹。身为教师,我们也持有这样高尚伟大的教育情怀,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学生们能有所收获,书写自己正直精彩的人生。刘秀祥老师确是教师队伍的榜样和楷模,感慨,致敬!
——英语组 吴 凡
●刘贵新老师以贵州的文化之痛与反思为序言,展示了部分贵州文化现状,也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需要将“乡愁”根植于学生心中,生养自己的水土,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馈和赞颂,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家乡文化真正的自信,最终目的也包含对一方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是对整体文明的不可或缺的补充。本次讲座启发我,应深入了解贵州发展脉络,精选贵州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挖掘家乡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语文组 张成仪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贵州人,我们对贵州文化了解多少呢?刘贵新老师从贵州人对贵州本土文化的认识情况调研出发,向大家展现了目前我们对贵州本土文化的认知现状和对贵州本土文化情感现状等。
两个小时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向大家展现了我们多彩贵州在人类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认识了解贵州文化的重要性。虽然贵州的云山雾罩盛产好茶,但到了文化层面,也到了应该“涤尽烟云显真容”的时候了。穿越古今、纵横宇宙,变的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变的是黔中大地蕴含的多彩文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让贵州文化自信的寻根之路从此刻开始踏步留痕。
——语文组 宗小芸
撰稿:余振南 龙圣武
图片:刘波
编辑:李游佳
审稿:李莉 龙圣武 赵爽
审核:曾强
上一篇:【校园安全】统筹发展与安全 促进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主题周会】建设优秀集体,共树文明新风